2020 年已過半,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貿易、全球產業鏈遭受嚴重沖擊,金融風險、社會危機空前。與可持續發展議題、目標相關的會議、活動和項目等因持續的疫情或延遲或取消,但我們相信——可持續發展是全球高質量復蘇的良方,可持續發展仍然是破解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
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考
堅持綠色發展方向 實現高質量復蘇
在國際國內新形勢之下,我國經濟復蘇何去何從?方向和決心不變:經濟復蘇要堅持綠色復蘇、高質量復蘇和可持續的復蘇,進而應對全球生態危機,促進全球范圍的可持續發展。
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清華大學低碳經濟研究院院長何建坤作“生態文明建設新思考”主題引導發言,并主持本環節的議題研討。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黃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張海濱,就如何應對國際國內形勢、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分享了思想和見解。
“新基建”與可持續城市
疫情后社會的修復與治理
“新基建”被視為疫情后或疫情常態下經濟社會重建的重要動力與推手,為智慧交通與教育均等化賦能;“微基建”則為疫后經濟發展、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視野。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作“高質量復蘇更需要拓展和深化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主題引導發言,并主持本環節的議題研討。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全國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史根東,就疫情后社會的修復與治理,從“微基建”、智慧交通和教育重建的角度分享了思想和見解。
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是化解危機的重要支撐。潘家華教授提出,“新基建”對于“六穩”具有支撐作用,但在“六?!钡膽鹦g層面,尤其是疫后民生保障與城市社會重建上,更需要社會基礎設施——包括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和科研等公共服務設施,也稱軟性基礎設施或制度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和提升。面對疫情中爆發的一系列社會危機,例如資源分布不均衡、社會包容度不夠、管理非專業、信息不通暢等問題,硬件基礎設施,不論新舊,難以形成危機化解的機制,而構建這種機制正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功能所在。
“微基建”是拉動經濟發展與提升城市治理的多重抓手。諸大建教授特別提出了“微基建”的概念,認為社區最后一公里的“毛細血管”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害,圍繞居住區步行15分鐘生活圈的“微基建”與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相關?!拔⒒ā睗摬刂f億級市場,加之其“短平快”的靈活性,是疫情后拉動經濟發展,提高社區安全性與韌性多重抓手。此外,“微基建”的背后涉及政府、社會、企業“三位一體”的協作,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城市治理現代化落地的有力抓手。
教育是“新基建”的重要應用場景,教育“新基建”均等化迫在眉睫。史根東博士表示,后疫情新常態下實現教育重建,要通過重建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來實現,因此,需要全面研究制定線下、線上教育同步建設與同步發展的完整體系,強化落后地區,尤其農村地區線上教育的“新基建”。同時,建議全民普及與培養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知識與素養。
商業可持續的新趨勢
塑造企業抵御風險的韌性
面臨同樣嚴峻的挑戰,有的企業倒閉關門,有的企業則風生水起,這背后反映出企業韌性不同所帶來的不同趨勢和結局。鍛造企業韌性,不僅需要技術變革、數字賦能,更要堅守企業社會責任。
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副院長、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錢小軍作“疫情對商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主題引導發言,并主持本環節的議題研討。金蜜蜂智庫首席專家、ISO 26000利益相關方全球網絡(SGN)聯席秘書長殷格非,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周兵,圍繞如何塑造企業抵御風險的韌性分享了思想和見解。